小腿有血腫可以服用三七粉嗎可以服三七粉。治療跌打瘀血。2,請問什么體質的人可以吃三七粉是不是吃了意見建議:你好,一般還是屬于血瘀的體質可以吃
腰椎間盤突出并非疑難雜癥,妙招教給你,讓你遠離腰突!
都說"得了腰椎病,等于慢性癌癥",其實,腰椎病不只是慢性癌癥那么簡單,
很多人都因為腰椎間盤突出而受到了困擾,他們在痛苦中煎熬,卻又一直找不到根治的方法,生活中還有一些人對腰椎間盤突出的癥狀不了解,常常患病不自知。
腰椎間盤突出的癥狀表現(xiàn)是什么
1、腿麻,有很多患者平時沒什么疼痛感,但是會明顯的感覺到下肢麻木酸脹,而且部分肌肉萎縮無力,出現(xiàn)這些癥狀可能就是患上了慢性腰椎間盤突出。
2、腰痛,是最常見和容易察覺的癥狀表現(xiàn),多數(shù)為腰部持續(xù)痛,牽扯樣痛等,在久坐或久站時疼痛會更明顯,躺下休息后疼痛感會緩解。
3、脊柱側彎,有的患者在腰痛的時候還會伴隨著脊柱側彎,如果沒有腿痛,就應該考慮是腰椎間盤突出癥狀的前期癥狀。
4、腰部伴隨著腿部一起痛,大多數(shù)是從臀部開始,再到大腿外側,小腿內側到足部,這個時候出現(xiàn)的就是持續(xù)痛,是比較嚴重的腰椎間盤突出。有的患者連一些日常的動作都無法做,比如大笑、咳嗽、用力大便等。如果治療不及時,還會導致下半身終身知覺喪失。
腰椎間盤突出的緩解治療方法:
1、 不要經(jīng)常久坐不運動,上班族在上班的時候,可以偶爾站起來活動一下,在椅子后面放個小靠背,都能很好的保護腰椎。
枸杞水魚補腎湯
準備水魚(鱉)1只切塊,與枸杞、山藥各30克,熟地15克,3片生姜,將食材一起放入燉鍋內,小火燉2個小時,每天喝一次,可養(yǎng)血補腎,適用氣血不足的腰椎間盤突出的患者。
2、 中藥內服,長春堂健骨椎康方:
第一步、加快機體新陳代謝,促進體液循環(huán);體液循環(huán)加快以后,把致痛物質通過代謝器官排出體外,也就是消除了無菌性炎癥,緩解臨床神經(jīng)壓迫癥狀。
第二步、隨著治療時間的增加,患者整體體質提高,脊椎周圍的肌肉韌帶等軟組織功能恢復,力量恢復,脊椎正常生理曲度就會恢復,纖維環(huán)功能就會恢復,突出物、髓核就會自動內復位。
3、腰椎間盤突出患者平時的飲食一定要清淡,忌辣椒和油膩,要多吃一點水果蔬菜和一些含鈣和蛋白質比較高的食品,更不能胡吃胡喝。
不寧腿都有哪些癥狀?1、睡眠時雙下肢異常感覺:如撕裂感、蠕動感、刺痛、燒灼感、疼痛、騷癢感。以腓腸肌最常見,大腿或上肢偶爾也可以出現(xiàn),通常為對稱性。2、活動后減輕:通過活動下肢可使癥狀緩解,如伸屈活動、捶打、踢腿、按摩、走動。
3、休息時出現(xiàn),夜間加重。
4、影響睡眠
會對人的健康產生怎么樣的危害?不寧腿往往會使患者表現(xiàn)整天疲勞、記憶力減退、精力不佳、情緒低落,嚴重者導致肌肉萎縮,更會影響到正常的生活和工作。
少用咖啡及含咖啡的飲料、戒煙、少飲酒,如有缺鐵需要給予補充。應該注意睡眠衛(wèi)生以及規(guī)律作息、避免睡前洗熱水澡。避免服用加重癥狀的藥物如抗組胺藥物、胃復安、氯吡嗪、曲馬多、泰諾、抗精神病藥物等。
中醫(yī)是怎么樣辨證施治的?
不寧腿綜合征的發(fā)病,主要是體內濕氣過大不能正常散發(fā),淤積體內導致局部的經(jīng)氣不利,血不養(yǎng)筋致使筋脈失養(yǎng)從而發(fā)病 ,“安腿寧神湯”通過益腎柔肝、養(yǎng)血潤筋之功,使腎精足,肝血旺,筋骨得養(yǎng),神有所使,恢復大腦及神經(jīng)功能,已形成系統(tǒng)的中醫(yī)治療不寧腿綜合癥的理論與療法,從根本上治愈不寧腿,一般15天左右就能見效。 1、氣血不足 雙下肢肌肉內的不適無可名狀,或酸脹、麻木、困重乏力、似痛非痛,捶打后減輕,夜間更甚,神疲乏力,面色萎黃,納少便溏,舌質淡,苔薄,脈細。辨證要點:雙下肢肌肉無可名狀的不適,神疲,面色萎黃,舌淡,苔薄,脈細。治則:益氣補血。方劑:黨參,黃芪,白術,茯苓,山藥,芍藥,川芎,當歸,丹參,黃精,補骨脂,益智仁,蓮子,靈芝,甘草等
2、 肝腎虧虛 雙下肢肌肉無可名狀地不適,或酸脹、麻木、困重乏力、似痛非痛,腿動不安,煩躁失眠,口苦咽干,腰膝酸軟,舌紅少苔,脈弦細。辨證要點:雙下肢肌肉難以名狀的不適感,腰膝酸軟,舌紅,少苔,脈弦細。治則:滋補肝腎。方劑:熟地,山萸肉,龍眼肉,枸杞子,黃精,玉竹,山藥,黃芪,芍藥,茯苓,沙苑子,茺蔚子,覆盆子,菟絲子,甘草等
3、 瘀血阻絡 雙下肢肌肉無可名狀地不適,或酸脹、麻木、困重乏力、疼痛明顯,腿動不安,舌黯淡,脈沉澀。辨證要點:雙下肢肌肉疼痛明顯,舌黯淡,脈沉澀。治則:活血化瘀。方劑:丹參,澤蘭,坤草,桃仁,紅花,當歸,川芎,熟地,赤芍,黨參,黃芪,雞血藤,地龍,水蛭,寄生,甘草等
4、寒濕痹阻 雙下肢肌肉無可名狀地不適,或酸、麻、脹、痛等,困重乏力,腿動不安,活動、揉搓局部肌肉可緩解,肢冷,疼痛明顯,舌淡苔白,脈遲緩。辨證要點:雙下肢肌肉困重疼痛,舌淡,苔白,脈遲緩。治則:散寒通絡。方劑:獨活,羌活,寄生,雞血藤,川斷,杜仲,附子,肉桂,細辛,元胡,白芥子,小茴香,姜黃,丹參,黃芪,甘草等
5、濕熱下注 雙下肢肌肉無可名狀地不適,酸脹、灼熱、困重乏力,腿動不安,活動后可減輕,小便短赤,舌紅,苔黃膩,脈濡數(shù)。辨證要點:雙下肢肌肉無可名狀地不適,灼熱困重,舌紅,苔黃膩,脈濡數(shù)。治則:清利濕熱。方劑:雙花,連翹,菊花,公英,地丁,敗醬草,絡石藤,海風藤,寄生,雞血藤,黃柏,生地,丹皮,細辛,防己,澤瀉,甘草等
人的氣血決定了面容肌膚的美麗,如果氣血虛虧,面色蒼白,面黃憔悴,皺紋增多等衰老之相就會出現(xiàn)。想要讓自己自然健康美,除了合理飲食和中藥藥膳調養(yǎng)外,平時的心情調理也很重要,并要避免過度勞累,尤其忌諱過度思慮,因為勞累和思慮雖然無形但更加傷身損耗精氣!
氣血不足,首先要分清楚是氣血兩虛,或是氣虛血瘀,是氣滯血瘀,還是氣不攝血,治療上補氣、補血的偏重是不同的。有時要補血活血,有時要理氣活血,補脾胃、補腎氣又是補氣血的根本大法。
調理氣血兩虛體質,重點以補益氣血為主。補益氣血的食物有花生、蓮藕、黑木耳、雞肉、豬肉、羊肉、海參、桑葚、葡萄、紅棗、桂圓等。
1、 二米粥。取等量的大米和玉米(約一把的量),將兩米放人鍋中煮熟食粥即可。此方中用大米配玉米,既能補氣.又能補血,是氣血雙補的特效食療方。如果在吃粥時.要配一些小菜來調味的話.那么“大蔥拌豆腐”是首選。
功效解析:這是一道簡易的補血食療方:五谷都為種子,有生氣的功效,都是補氣血的佳品。五谷中,大米補中益氣、玉米寧心活血、黃豆益氣;豆腐多由黃豆制成,有補氣的功效;大蔥味辛、性溫,能通陽活血。所以此款食療方正是補氣血的良方。
2、枸杞紅棗煲雞蛋
將枸杞子20克.紅棗8枚,雞蛋2個.一同放人鍋中煮,待雞蛋煮熟后剝去殼,再煮片刻即可,吃蛋飲湯。
功效解析:本方所用枸杞子、紅棗是補氣養(yǎng)血的上品。所選食材易購買,其功效完全可與價格昂貴的補品相媲比,經(jīng)常食用此方能達到養(yǎng)生保健的功效。
3、羊肉湯
羊肉、枸杞、胡椒粉。調理方式:將羊肉洗凈后切碎,放進鍋內加入適量的水熬煮,等肉煮熟時,加入枸杞繼續(xù)將羊肉煮至爛熟,接著放入蔥、姜、鹽、胡椒粉調味即可。
保健功效:補腎壯陽、養(yǎng)血益精。適用于頭暈耳鳴、腰膝酸軟、形體消瘦、腎虛陽痿、慢性肝炎、肝硬化及老年體虛等病癥患者。
4、螺旋藻
螺旋藻多種保健功效與營養(yǎng)元素成為保健食品的的寵兒,多種功效中,螺旋藻有降低膽固醇、調節(jié)血糖、增強免疫系統(tǒng)、保護腸胃、抗腫瘤、防癌抑癌、防治高脂血癥、抗氧化、抗衰老、抗疲勞、抗輻射功能等功效。此外,螺旋藻膠囊被廣泛用于治療氣血虧虛,痰濁內蘊,面色萎黃,頭暈頭昏,四肢倦怠,食欲不振;病后休虛,貧血,營養(yǎng)不良等疾病癥狀。
天順螺旋藻膠囊
血虛的原因有很多,主要有以下三個
失血過多
身體外傷失血過多、女性月經(jīng)量過多或其他慢性失血皆會造成血虛癥,由于失血過多,日久則會導致血總量減少,進而導致血瘀內阻,脈絡阻塞不通,一方面有可能會造成再出血,另一方面也會影響新血的生成,繼而加重血虛。
飲食不規(guī)律
饑飽不調、嗜食偏食、暴飲暴食、營養(yǎng)不良等因素,均可導致脾胃損傷,不能生化水谷精微,氣血來源不足,而導致血虛。
慢性消耗
饑飽不調、嗜食偏食、暴飲暴食、營養(yǎng)不良等因素,均可導致脾胃損傷,不能生化水谷精微,氣血來源不足,而導致血虛。
如何治療血虛
貧血屬于血虛,血虛一般是在不知不覺中發(fā)生的,并沒有非常明顯的征兆,血虛者身體容易感到疲勞,學習和工作時很難集中精力,進行體育活動時耐力也欠缺,在平常的生活中稍不注意就會發(fā)生感冒的癥狀,抵抗力明顯減弱。另外,除了容易生病外,情緒也不穩(wěn)定,很容易煩躁。血虛除補血外,還需補氣。
血虛可采用食療,多吃紅色和黑色食物。
如紅棗,味甘、性溫,既能補氣,又能養(yǎng)血,大棗乃為補血上品。再如桑葚,俗稱桑果,含有豐富的鈣質、果糖、維生素和葡萄糖,有很好的補血功效,且有安神功效,尤其是對失眠血虛者更適宜。
又如龍眼肉,養(yǎng)心、安神、能補血、益智,對血虛體弱之人的頭暈失眠、健忘、心跳心慌等都有很好的功效。
此外,生血食物還有赤烏雞、小豆、豬肝、雞肉、雞肝、青魚、黑芝麻、鵪鶉、烏魚、花生(主要是花生紅皮)等,但要注意控制脂肪攝入,補血的營養(yǎng)成分基本都是在油脂成分少的情況下易于吸收的。
補血中最為常見的中藥是當歸,凡血虛之人尤其是女性血虛者,最適宜服用。
而阿膠有滋陰補血的功效,對促進血液的產生有很大的作用。
另外,何首烏含有大量的卵磷脂,能促進機體的發(fā)育和血液的新生,調節(jié)改善機體的新陳代謝,對面色萎黃、腰膝酸軟、頭暈目眩的血虛者,食之最宜。
除此之外,熟地黃、枸杞子、桂圓、黃芪、黨參、人參、白芍、紫河車等均有益氣生血之功效。
大雪是寒季,在一年的六個季節(jié)中,人體的能量是風季發(fā),暖季生,熱季榮,雨季化,干季收,寒季藏。
所以在大雪時節(jié),你要做好內在陽氣的保養(yǎng)和封藏工作,盡量減少消耗,不熬夜、不做劇烈運動,不大喜大悲,使精神內守,這樣身心才能安穩(wěn)。
此時,養(yǎng)生有兩個重點,一是補,二是藏。也就是說,既要補得進來,又要藏得住。
氣血雙補的名方“八珍湯”在這時是最理想的補品,適合大眾服用。再結合艾灸來溫通經(jīng)絡,能使氣血更好地封藏于腎中。
大雪補養(yǎng)氣血最佳處方
◎經(jīng)絡方:艾灸足三里。
◎食療方:用當歸、川穹、白芍、熟地、人參、白術、茯苓、炙甘草燉雞燉肉。
◎瑜伽方:有空就練習“懶人伸腰式”。
艾灸:家中不可少的保養(yǎng)專家
這天,好朋友小林來家里做客,他在我的影響下,對養(yǎng)生愈來愈感興趣。
“這是什么呀?”我跟他聊天的時候,他發(fā)現(xiàn)了我桌子上的艾草條。
我說:“這可是治百病的寶貝呢,把它一端點燃后去熏烤穴位就是中醫(yī)經(jīng)典的治療方法——艾灸,它與銀針扎穴共稱為針灸?!?/p>
“噢,原來這就是艾條呀。書上說經(jīng)常艾灸能緩解冬天手腳冰涼、夏天多汗的癥狀。真的有這么神嗎?”
我把艾草條的一端點燃,在他的足三里穴位上方三、四公釐處灸烤。大概灸了1分鐘,他覺得燙了,我就把艾草條拿開。隔了一小會兒,我又拿回來再灸,這樣連續(xù)重復了七、八次。
他捂著肚子說:“哎呀,太舒服了,感覺有股熱流一直走到胃里,像熱湯下肚一樣,里面暖暖的。你聽到?jīng)],肚子里還‘咕嚕咕?!亟心亍!?/p>
這就叫“循經(jīng)傳感”,足三里屬于胃經(jīng),灸烤它就相當于為你的胃經(jīng)注入能量。然后,能量會沿著經(jīng)絡一直傳到與之相聯(lián)系的胃里,然后把腸胃的虛寒散開,胃痛、胃炎一類的問題就能改善。
這僅僅是一個足三里,如果我用它來灸烤腎俞、太谿一類的穴位就可以補腎。用它灸三陰交、八髎穴就可以治療經(jīng)痛、宮寒一類的婦科問題。
冬天灸烤關元、肚臍,夏天就不怕熱,夏天灸一灸冬天就不怕冷。一根草藥條在手,能祛除寒和虛導致的一切問題,是家中必不可少的保養(yǎng)專家。
大雪正是寒氣旺盛的時節(jié),在這時你可以灸肚臍、足三里、三陰交穴及關元穴,這四個穴位是祛寒補虛的絕佳組合。一周灸上二、三次,可以大補元氣、溫通經(jīng)絡、祛寒活血。
透過飲食來進補,得分清體質。就一家人來說,熬一鍋藥膳很難照顧到每一位成員的身體狀況,但有了艾草條就不用愁了,艾灸穴位比藥補穩(wěn)妥,更為方便。
為父母灸一灸可以增強體質,延緩衰老;夫妻倆相互灸一灸可以強腎健體,提升生活品質,改善亞健康;替孩子灸一灸可以增強孩子抵抗力,讓他健康成長。
氣血雙補,人間可尋“八珍湯”
在立夏時節(jié),從“四君子湯”中獲益的那個史大哥把這個方視為神方。凡有跟他情況類似的朋友,他都會推薦這個方子。一轉眼就到了大雪,他打電話問我,他母親這段時間體力不太好,總是沒精神,頭昏眼花、四肢無力,問我可不可以喝這個湯。
我說老人家年紀大了,往往氣血都會虛,所以需要氣血雙補。在“四君子湯”的基礎上再加入“四物方”就適合老人家補氣血。
這“四君子湯”與“四物湯”都是中藥方劑里的重頭方,一個是補氣名方。一個是補血名方。這兩個合并在一起,就是大名鼎鼎的“八珍湯”,能氣血雙補。
這個方子由當歸10克、川穹5克、白芍8克、熟地15克、人參3克、白術10克、茯苓8克、炙甘草5克組成,雖然看起來有點復雜,但用起來卻很簡單。你到中藥行按劑量抓好,拿它來燉雞燉肉即可。
老人家每個月喝個幾帖作為保養(yǎng),不但可以增強體質、補養(yǎng)氣血,還能延緩衰老。女人經(jīng)期過后喝上四、五天,就能把內分泌調理得很正常,像臉色發(fā)黃、頭發(fā)干枯、容易疲勞、手腳冰涼、月經(jīng)不調、貧血、更年期、病后及孕后虛弱這一類問題都可用它調理。
大雪過后是冬令進補的最佳時機,你的身體沒什么毛病也可以在這時喝一喝“八珍湯”,能讓你過個舒舒服服的冬天。
有人問我健康長壽靠什么。我說,無非兩個字——氣血,這兩樣是生命的基礎,我們的內臟都要靠氣來推動,靠血來營養(yǎng)。氣血調和則五臟安,氣血不和則疾病生。
氣虛的人容易疲勞、情緒消極、什么都不想做。別人覺得他很懶,其實他是氣不足了。而血虛的人火氣大,容易暴躁,愛發(fā)脾氣,別人說這個人脾氣怎么這么差,其實他是體內的血虧了。
從這個節(jié)氣開始趕緊行動,多鍛煉,減少消耗,適時地配合喝“八珍湯”來調養(yǎng),就能補足氣血,而你的人生也會走得更長遠。
緩解疲勞的“懶人伸腰式”
我住的社區(qū)里有一群古道熱腸的老太太,她們聽說我是瑜伽老師之后,三不五時就來我這里串門子,詢問養(yǎng)生方面的問題。
某天,他們一看到我就精神來了,幾位阿姨湊上來請我教他們幾招,我問他們需要哪方面效果的。
一位陳阿姨說:“我們工作時一坐坐一整天,老坐著反倒比站著還累,愈坐愈沒精神,一下班就腰酸背痛的。有沒有什么招式能讓我們坐在位子上就可以練,還能松松筋骨、緩解疲勞的?”
一想也是,像司機、教師,還有像管委會阿姨這樣長期坐辦公室的人,他們幾乎都有職業(yè)病,譬如說頸椎毛病、五十肩、腰肌勞損什么的,就是因為他們長期保持一個姿勢,經(jīng)絡得不到伸展,氣血無法流通。
于是,我教她們一招“懶人伸腰式”。從此以后,管委會再也沒有誰的肩背不舒服過,而且工作效率也提高了。
這個體式是怎么做的呢?其實很簡單。整個人坐在椅子前緣,雙腿向前伸直,腳跟著地,腳尖回勾。
同時雙手十指交握,手心向外翻轉,手臂伸直至頭頂,盡可能地向上延展,讓脊椎有被拉開的感覺。保持這個姿勢呼吸5~10次即完成。
很簡單吧,但效果絕對不簡單。膀胱經(jīng)貫穿腰背和腿部,像平時因為久坐而感覺背部沉重、腰部酸痛、小腿酸脹等,都與這條經(jīng)絡氣血不通有關。你把腿伸直,腳尖回勾就可以刺激到膀胱經(jīng),從而加速膀胱經(jīng)排毒,緩解腰背和腿部的疲累。
雙手向上伸展能刺激到體側的肝膽經(jīng)。我說過,膽經(jīng)就像一部電梯,能提升所有臟腑的陽氣。你一伸展雙手,就像按下了膽經(jīng)這部電梯的“開關”,陽氣就送上來了,人自然就會精神飽滿、活力十足。
有的人性格內向,心情很壓抑,對生活沒什么熱情,覺得做什么都沒意思,這也跟他體內陽氣不足有關。伸展一下膽經(jīng),陽氣有了蒸騰向上的動力,人就又會開朗、陽光起來。
寫到這,我也埋首桌前一個多鐘頭了。于是我把椅子向后一推,順勢來個“懶人伸腰式”。就這么簡單的一招,疲勞頓消,腰背的酸痛感也沒了,所以你累了就試試吧!